为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根据《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将2024年渭南市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使用情况公告如下:
一、体育彩票销售情况
2024年内全市(含韩城市)销售体育彩票8.92亿元,当年省上分配返还我市财政部门5137.22万元,市财政部门拨付体育部门3659.88万元,市财政结余1477.34万元。
二、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使用情况
2024年,市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3659.88万元,其中市本级使用1985.38万元,县区使用1674.5万元,具体情况为:
(一)青少年体育赛事及后备人才培养项目160万元。主要用于推动足球改革发展扶持共建项目学校及体育俱乐部、落实篮球排球振兴计划、少儿体校建设扶持资金、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估扶持奖励资金项目。
(二)全民健身设施类项目220万元。主要用于648个行政村体育惠民工程体育设施维修更新。
(三)体育场馆建设类项目243.58万元。主要用于弥补体育中心运行及维护、馆建设运营业务培训、调研,建设项目竣工审计费项目。
(四)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项目1285万元。主要用于渭南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迎新年越野赛、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经费、市政府主办的赛事补助经费、县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参加全国十五运会群众组选拔赛等赛事活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组织参加省级联赛项目。
(五)承办赛事活动类项目365万元。主要用于举办17项市级青少年年度赛、举办渭南市第十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渭南市第二届“体校杯”田径运动会、2024年渭南市校园排球联赛、2024年渭南市校园足球联赛、渭南市第十六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中省市大型综合性赛事承办经费项目。
(六)运动队备战训练869.4万元。主要用于弥补市体校运行及管理。
(七)其他体育事业项目516.9万元。主要用于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经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数据库更新、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事业宣传及体育彩票公益金宣传费、举办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培训班、全民健身工作评估、全民健身联席会议经费、业务费等项目。
三、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社会效益情况
(一)群众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紧抓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筹备契机,全力打造举市筹办工作格局,保障全民健身公益开放。市体育中心维修改造场馆数量3个,体测人数4545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全市648个农村体育惠民工程维修和更新改造,完成体育器材工程建设。结合“十项重点工作”,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完成体质监测、场馆设施免费开放、村级体育惠民工程等民生实事百余件,体育行业得到了中省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2024年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群 众体育赛事。全年共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955项,其中精品赛事12项,包括2024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白水苹果杯”2024第四届中国女子围棋国手赛、中国·渭南华山自然岩壁系列赛(华山站)、“澄城樱桃杯”陕西省羽毛球邀请赛、2024第七届陕西·渭南“华山杯”乒乓球比赛、2024年陕西农民丰收节体育健身活动、2024“中华郡杯”富平生态半程马拉松赛、2024年“秦晋豫”合阳·洽川钓鱼大赛、渭南市2024年“千村百镇·美丽乡村”篮球联赛、2024渭南市汽摩运动职业联赛暨大荔县第四届沙苑汽摩越野赛等;品牌赛事13项,如华阴市2024全民健身大拜年“冰雪嘉年华”活动、澄城县第六届全县干部职工踏春赏花健步走大赛、2024年富平县第四届渭北围棋大赛、2024年潼关县全民迎新春冬季越野赛、2024韩城市“李宁杯”男子篮球赛、2024年华州区全民健身跳绳比赛等。此外,还承办了多项中省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如2024年中国民族民间舞龙舞狮公开赛、2024沿黄公路(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体育生活,还有效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我市创建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开展以来,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紧盯总局《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标准》和《渭南市创建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任务清单》,持续发力,推进各项指标全面落实。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三大球”场地12.68块,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建居住区配套公共健身设施满足“室内人均0.1平米”或“室外人均0.3平米”的要求,新建居住区公共健身设施配建达标率100%,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100%。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开放率达72.8%。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完工,市级“五个一”体育设施全面达标。举办市级以上全民健身主题活动73项,包括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重阳节老年人体育活动等,覆盖群众超30万人次。开展“三大球”赛事10次,参赛人数1000余人。举办社区运动会236场,市级品牌赛事43项,形成“月月有 活动、县县有特色”的全民健身格局。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8名。市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实现全覆盖,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95.12%,完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1.5万人次。市、县两级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品牌活动140次,全市各类体育协会达到384个,全民科学健身队伍不断庞大。实现县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全覆盖,举办太极拳、门球等老年体育活动32场。深化体教融合,开展市级青少年体育活动21项,85所中小学校引入俱乐部(培训机构)开展课后服务或体育训练,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43.2%。县级少儿体校覆盖率达100%。同时,积极对接中国体育报等,对渭南创建工作中的亮点做法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创建,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下达,保障了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社区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的组织,保障了省青少年锦标赛及省群众体育五级联赛的顺利开展,有效改善了体育场地面积不足及体育设施薄弱的问题,加强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引导全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效的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体育锻炼认知度及影响力,改善了对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增强了群众对全面健身的热情和参与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二)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连续两年参加省青少年锦标赛,取得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项第二的优异成绩,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后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省上注册运动员人数达到4312人,较上年增长107%,创历史新高。
县级体校恢复建设进展顺利。县级体校组织架构不断健全,管理运行日趋规范,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招生人数较上年增长近30%,在校人数达到890余名。
青少年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共举办CFA中国之队“丝绸之路 · 华山杯”渭南国际足球邀请赛、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以及省市青少年锦标赛等市级以上青少年赛事34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2项、省级7项、市级24项。
青少年体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先后举行了首次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会、首次县级体校教练员培训班、首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班。落实“三大球”振兴计划取得实效,组织举办了渭南市首届中学生三大球运动会,历时16天,参赛队伍107支,运动员1660人;“三大球”布局学校达到148所(剔除重复因素),其中足球120所、篮球72所、排球36所,队伍数共计281个;举办“三大球”教练员培训班7期,参训人员321人。全年审批授予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174人。
(三)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是体育旅游成果显著。各县市区挖掘现有体育设施、路线、赛事等资源,形成全市体育旅游精品景区1个(下邦 镇体育旅游中心);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个(华阴市华山休闲登山徒步路线、渭南市华州区少华山登山路线);体育旅游精品赛事3个(华阴市华山自然岩壁攀登公开赛、大荔县沙苑场地(汽摩)越野赛、澄城县踏春赏花健步走);体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个(合阳县黑池镇南社秋千谷)。
二是体育服务综合体再创优秀。根据省体育局关于《2024年度现代城市体育综合体申报指南》,申报渭南华阴市文化体育运动中心陕西省2024年度现代城市体育综合体项目。2024年12月4日命名华阴市文化体育运动中心为“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实点型)”。
三是赛事经济初现规模。在2024CFA中国之队“丝绸之路 · 华山杯”渭南国际足球邀请赛、中乙联赛及陕西省第二届武林功夫大会等赛事期间联合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在市体育中心东广场举办“联合大集”等活动,促进赛事经济发展,带动非遗、旅游、名优小吃及农副产品展销,直接拉动消费700万元,拉动渭南住宿、餐饮、旅游、商贸等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
四是体育(赛事)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先后赴江苏扬州、山东日照、福建厦门和广东深圳考察学习,与山东日照体育局、安踏集团及好家庭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沟通合作。积极对接华体赛事、陕体集团等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引进国际国内著名体育赛事。
(四)体育文化宣传方式丰富多彩
2024年,以多平台、多渠道、多路径、多角度、多形式、多手段部署安排并实施,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着力提高宣传水平,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各项任务和目标得到了落实。
渭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共安全首播《我运动我快乐》电视节目期104期,重播156次,累计播出达260期次;采编电视稿件285条,其中各类资讯和主题类稿件225条,体育人物故事讲述48条,特别节目12条;发布新媒体图文和短视频(包括渭水之南 APP、渭南广播电 视台视频号、全民爱体育视频号和运动渭南微信公众号)260余条;另外还策划拍摄制作《科学健身》高达300余分钟。在省台体育频道发稿11条、在《聚焦省运》和市各级媒体发布新闻报道36篇,新媒体图文和短视频发布50余条。涵盖了各阶段工作推进会、场馆建设、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省运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渭南日报牢牢抓住全市体育战线各项工作宣传报道任务,通过视频、航拍、H5及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依托渭南日报全媒体平台,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坚持做到新闻资讯报道丰富全面、赛事报道有声有色、专题稿件质量高、全媒体渠道稳步扩展。共刊登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相关稿件63篇,其中渭南日报《体育周刊》刊发54篇,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相关稿件80篇,其中渭南日报《体育周刊》刊发72篇。
《体育之声》栏目,重点关注并及时报道我市本地、省内、国内体育新闻、运动赛事、政策发布以及老百姓身边的体育故事等内容,并通过音频录制及记者连线采访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的健身方法。2024年共播出249期,时长2490余分钟,播送体育资讯及健身小知识等2200余条。
广电秦岭云电视端《渭南体育》专栏共设置了《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四个版块,首页设置三个海报位并链接三个宣传视频。上半年共上传更新视频、图文信息32条。其中体育文化17条,竞技体育2条,群众体育12条,体育产业1条;下半年电视端《渭南体育》专栏栏目内容改版,新增83条图文视频内容。其中《十八运会》60条,《创模工作》4条,《体育资讯》60条,《体育赛事》13条。
渭南体育云矩阵总共参与拍摄渭南体育赛事活动69场,共拍摄照片5.8万余张。在微博、抖音等媒体共发稿70余条,平台共计粉丝277万,获得阅读量1000余万。其中多幅作品被市级媒体,以及中国体育报采用。国庆期间,选用20余幅体育相关的摄影作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摄影展”用这一幅幅反映渭南体育事业发展的精彩瞬间,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欣赏,同时也全面展示了渭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辉煌成就。
渭南市体育局
2025年4月15日